金融风险防范讲话汇编5篇

2023-12-05 金融

讲话,是指说话;发言;谈话,或者指演说和普及性的著作体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金融风险防范讲话汇编5篇,欢迎品鉴!

【篇1】金融风险防范讲话

  刚才,xxx同志传达学习了《湖北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工作方案》、金融办主任领学了《202-年xx市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市工商局、银监办、人民银行分别就202-年各自工作领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工作安排,应该说工作安排都非常细致,工作目标非常明确。

  去年,全市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年没有新发一起非法集资案件,打非工作得到了xx市非常好的评价,全市共化解银行业不良贷款4.21亿元,不良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特别是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九大、省十一次党代会、全国“两会”期间“涉众金融”群体稳控安保任务。取得的成绩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确保了全市社会经济金融整体大局的稳定。

  在此,向奋战在全市金融工作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们前期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方面做了一定量的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随着银行信贷政策收紧、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市的金融形势将会更加复杂严峻,县域金融领域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当前,我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社会非法集资、传销屡禁不止,互联网金融风险亟显等将是我市下一阶段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风险点,不容小视。上级对市里进行考核,市里用工作清单的形式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乡镇区办和有关部门,借助考核这个重要抓手,发挥好工作领导小组的导向作用,补足短板,确保各项工作能够稳步推进,逐步完善。

  下面就做好202-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突出政治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当前一个时期全党的重要任务,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异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各地、各部门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要继续打起精神,凝心聚力,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中心工作,坚决打好辖内、行业内防范化解攻坚战。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维护金融稳定工作谋划早、行动快、措施实,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成效显著。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与全省乃至全国形势一致,金融风险进入了易发多发期,防控压力加大,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各部门要统一认识,正视问题,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协调、督查落实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倒查问责,确保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抓住关键,分类施策,坚决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和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分类施策、逐点处置、序时推进、精准拆弹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处置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地方金融业态风险、防范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三、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风险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金融安全稳定。要压实风险责任,严格落实综合协调责任、属地处置责任、行业监管部门责任和金融机构主体责任,有效防控处置金融风险。要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四平市防范金融风险预案》要求,建立完善金融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维护金融稳定。要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按程序问责,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鼓励。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维护金融稳定工作谋划早、行动快、措施实,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成效显著。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与全省乃至全国形势一致,金融风险进入了易发多发期,防控压力加大,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各部门要统一认识,正视问题,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协调、督查落实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倒查问责,确保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落到实处。

  四、要抓住关键,分类施策,坚决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和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分类施策、逐点处置、序时推进、精准拆弹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处置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地方金融业态风险、防范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五、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风险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金融安全稳定。要压实风险责任,严格落实综合协调责任、属地处置责任、行业监管部门责任和金融机构主体责任,有效防控处置金融风险。要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四平市防范金融风险预案》要求,建立完善金融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维护金融稳定。要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按程序问责,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鼓励。

【篇2】金融风险防范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就是回顾总结全市金融工作,分析经济金融形势,安排部署今后的金融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各县区、各级金融机构、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共同推进我市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有力促进我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刚才,福华同志传达了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继山同志宣读了《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奖励人民银行菏泽市中心支行等9家金融机构的决定》,人民银行菏泽市中心支行等有关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励,继续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新的成绩,新的贡献。下面,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我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2-年金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202-年是我市金融业发展较快的一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信贷投放取得新突破,有效保障了建设资金需求。去年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千方百计融通资金,努力扩大信贷资金投放规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资金需求。20xx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23.3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77.1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完成320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二)保险业功能获得新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累计达42.41亿元,同此增长13.02%。其中财险收入累计9.56亿元,同比增长20.9%,寿险收入累计32.9亿元,同比增长10.9%。各项赔款支出8.67亿元,同比增长20.5%。保险业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去年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运行情况良好,全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4家,截止12月末我市开展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已达6家,总资产37044.1万元,负债额502.5万元,全年累计上缴税款294.38万元,贷款利息收入2166.6万元,营业利润1767.14万元,全年累计贷款金额62823万元。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步入健康发展轨道。20xx年底,我市共有独立法人融资性担保公司20家(含省金融办网站公示尚未工商注册的2家新设机构),注册资本14.411亿元,各担保机构存出保证金1.446亿元,共担保5546户,担保金额合计12.8955亿元,我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五)资本市场扎实推进,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相继有菏泽瑞比置业有限公司、山东三信实业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山东洪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菏泽华意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劳联有限公司、山东润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其中瑞比置业、步长制药、三信集团、中国劳联等4家企业完成尽职调查,其中步长制药等5家企业私募资金合计69亿元;积极推进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私募股权等工作。玉皇化工3亿元乾元理财产品已经全部到位,洪业化工4亿元设备租赁融资已经全部到位。达驰电气2亿元集合信托内部审批已经完毕。

  202-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在工作环境等方面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市金融工作能取得如此成绩,是十分不容易的,令人感到欣慰。这几年,刘勇副市长分管金融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标准高,力度大,遇事有思路、有办法,工作抓得细、抓的实,非常到位,非常完美,为我们下步工作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市委、市政府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刘勇副市长这几年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更是全市金融系统广大干部开拓创新、辛勤工作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各级政府、各级金融机构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菏泽金融业做出贡献的各金融机构、各级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向

  中央和省里一再强调,今年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金融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全面客观地认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是我们做好全年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础。

  从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如何理解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信贷政策,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仍是经济工作的主线。所谓“稳中求进”,“稳”强调的是稳增长、控物价;“进”的核心是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调整经济结构里的扭曲关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如果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有突破,不仅能够在今年保持物价稳定,而且能够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还能为整个“十二五”和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总的看,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通胀预期和调整经济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是20xx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我们做好金融工作需要把握的核心内容和服务重点。二是货币政策走势可能呈现“稳中有松”。由于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回落、通胀压力有所减轻,稳健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可能将由控通胀为主转变为稳增长为主;加之资本外流和外汇占款下降,央行必须通过更多地依赖扩张银行信贷来提供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按照央行20xx年M2增长14%的目标测算,今年全国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在8万亿元左右,显著高于20xx年7.47万亿元的水平。为缓解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央行已于20xx年12月和今年2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银行资金近800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稳中有松”的前提还是“稳”,在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贷币政策的全面宽松。三是预调微调的定向宽松政策取向会更加明显。今年1月份,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表示,宏观经济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是中央高层第一次公开释放政策调整信号。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释放了这种信息。近一段时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扩大地方自主发债规模、缓解融资压力、允许融资平台展期、资本市场改革、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等,都在预调微调之列。虽然预调微调发出了货币政策适度调整信号,但调整主要是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宽松政策,预调微调和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当前,菏泽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步入了我市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和战略转型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市企业资金需求更加旺盛,需要金融机构继续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关于202-年工作安排

  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xx年,争取新增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1家,农业银行分支机构2家,省、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5家;新增村镇银行6家,注册资本2.5亿元以上;小额贷款公司20家,注册资本总额20亿元以上,融资性担保公司20家,注册资本总额30亿元以上。保险公司由20xx年底的23家增加到40家,保费收入由目前的43.5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保险资金运用累计新增20亿元,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达到40家,担保额度达到50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每年新增3家,融资15亿元,到20xx年,争取我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新增12家,融资200亿元。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融资50-70亿元。

  具体到20xx年的金融工作目标是:力争全市新增信贷总量达到150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增幅和增速全省前列;企业上市工作争创一流,新增上市企业4家,进入上市程序的企业达到20家;力争2家市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新设立5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新设立3家私募基金机构,争取有10家企业进入私募领域,融资总额争取达到10亿元以上。

  为完成202-年的任务目标,我们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发展间接融资市场。一是保持信贷平稳增长。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央货币政策走势,加强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对接,推动各银行通过争取省行信贷规模,利用信贷转让市场等方式,努力扩大信贷资金供给总量。积极牵线搭桥,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银企洽谈活动,实现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高效对接。特别是今年4月12日全市银企对接会议签订的172.8亿元的信贷投放计划,要盯紧不放,逐个合同,逐个项目抓好落实。同时推动我市企业与市外银行开展更多业务合作,吸引市外银行资金投放到我市。利用香港等境外金融市场利率较低的优势,引导企业从境外金融机构贷款,以降低融资成本。二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引导银行资金投向,着重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节能环保、民生事业、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投放,确保全年新增信贷总量不少于上年,新增贷款占全省比重不低于上年,新增存贷比要尽快跟上全省平均水平,人民银行要拉出专门计划,制定出尽快提高存贷比的详细措施。涉农贷款增速高于上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各家银行都要确保今年新增贷款占全系统的比重不低于上年并有较大比例提升,争取省金融部门的支持,搞好与上级部门的对接,多提报大项目、好项目,让上级关注菏泽,了解菏泽,支持菏泽,搞好银企对接,争取更大信贷投放。三是创新培育信贷融资市场。推动银行机构大力拓展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融资业务,围绕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不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扩大企业股权、应收帐款、农村土地经营权、养殖水面经营权、林权、村民住房“三权一房”等抵押贷款业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与有关方面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开发动产、知识产权、经营许可权等新的抵押贷款业务。四是大力推动和发展表外业务融资,以表外业务为突破口,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合作、防范风险、注重创新”的原则,把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引导督促各银行机构开办委托贷款,票据融资、信用证融资、贴现融资、国际贸易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保函保理融资等表外融资业务,实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融资协调发展,多方式、多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开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加快推进企业利用股票市场融资。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培育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开上市,实现我市企业境内上市的突破;加强与香港、美国等境外证券交易所合作,继续引导企业到境外上市。各县区要认真分析辖区内企业情况,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对那些已经具备上市条件并完成前期上市工作的企业要重点推动,争取尽快上市;对那些基本具备上市条件,有上市可能性的企业,要加大指导和辅导力度,争取今年能够上市;对于那些上市条件还不够成熟的企业,也要做好基础性培育工作,为下步上市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二是大力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引导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鼓励实力较强的规模企业或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提供增信服务。积极利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引导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根据我市情况和实际,今年特别要把企业债券、区域集优债券列为主攻目标,股市债券列为今后主攻方向,力争今年短期债券、银行债券、区域集优债券有较大突破,争取完成30亿元的目标。区域集优债务融资工作去年市金融办、财政局、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各县区及有关企业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去年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于5月10日之前将应承担的菏泽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发展基金缴纳至市财政局专用账户。三是加强基金市场建设。我市在基金市场方面今年将着力发展股权基金公司,努力推动融资的开展。去年我市有5家企业进入私募融资领域,私募融资达69亿元,列全省第一,其中步长一家融资66亿元,今年要进一步加大私募融资进度,引进中信、国信、平安、齐鲁等大的战略投资机构,加强与我市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的对接,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私募领域。

  (三)促进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探索创新保险业发展模式。针对财险、寿险两大业务门类的不同特点,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配合监管部门推进保险业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保险业市场布局、产品结构和服务方式。继续做好农业保险、治安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探索开展面向小企业、农户和城乡创业者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抵押物财产保险,研究推进科技保险和食品安全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医疗责任等责任保险,构建市场化保证机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二是不断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工作。围绕全市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战略以及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规划,扎扎实实做好协调、对接和督导工作,推动保险资金以更大规模和多种形式与我市重点项目“联姻”。抓好其他已签约项目资金落实工作,加强与上级保险公司的协调与沟通,争取政策,争取支持,上报好的企业,好的项目,争取把更多的保费投到我市实体经济,为菏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今年要把保费投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抓出成效。三是抓好保险公司规范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发挥行业优势,树立良好心态,实行抱团取火,优势互补,着力改善保险公司形象,重点解决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问题,解决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问题。开展差别竞争、创新竞争、特色竞争、公平合理竞争,避免恶意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加快地方金融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快村镇银行设立步伐。目前我市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已有3家,去年底各项存款余额1.8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亿元。今年要加强与上级金融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力度,努力争取设立村镇银行新政策,力争今年新设立村镇银行2-3家,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亿元以由。二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近期省金融办出台了支持菏泽金融发展的意见,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是扶持发展的重点,要抓住有利时机,重点推动农产品龙头企业、符合条件的实体经济,牵头有实力的民间资本参与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力争年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5家。三是做大做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过规范整顿,目前全市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共有18家,下一步我市要重点组建一家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金2-3亿元以上,引进2-3家国有或股份制大型担保公司进驻菏泽,为菏泽大中型企业建立起一个较好的融资平台。

  (五)金融工作要多谋善变,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紧扣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有效组织金融活动。要多向上级争取规模,银行业要多争取信贷资金投放,保险业要多争取保险资金直接,证券业要多争取风投和创投。要紧紧盯住大项目,围绕五大基地一大产业谋划资金投放,要高度关注我市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多到企业现场办公,实现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人民银行要立足于菏泽实际,创造性地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效应,主动加强形势研判,做好信贷政策与我市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拓展信贷增长空间,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服从和服务于菏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银监局要充分发挥好自身职能,搞好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挖掘信贷资源潜力,深入开展业务创新,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改造升级,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和民生事业发展。政策性银行要充分利用好上级政策,努力加大对重大基础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保险业要充分发挥好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满足人们各方面的保障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向金融部门通报情况,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县区政府要加强辖区内金融业的引导和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要学习莱商银行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为,坚持不喝企业一口水、不吸企业一枝烟、不吃企业一顿饭,全心全意为企业着想,踏踏实实为企业办事。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程序,降低收费标准,要贴近企业,贴近客户,以谦虚谨慎的心态做好工作,搞好服务,不能摆着大架子开展工作,不能以作官的心态和身份办银行、办金融、办事情。

  (七)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服务协调和引导。一是各级政府要经常研究和调度金融工作,要把金融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金融工作摆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规划、部署金融工作,定期调度金融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了解金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大力支持。分管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落实工作。二是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增强金融工作驾驭能力。金融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多、发展变化快,各级领导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把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当作一项基础工程,牢记于心,长抓在手,孜孜以求,达到既要熟悉宏观,又要了解微观,既要学习掌握宏观经济理论、国家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又要清楚金融业务基本知识,工作流程和行业规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发展思路上不偏航、不越轨,在实际工作中不外行、不被动,得心应手指导和引导金融工作。三是尽快建立机构,配齐人员。要抓好金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地方金融机构领导班子,加大金融专业人才选拔、培养、引进力度,为推动金融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还没有成立金融办的县区要尽快设立机构,配齐人员,拨付经费,提供工作场地和办公设施。市金融办要更好地履行协调、指导、管理、服务职能,全力支持配合金融监管部门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沟通协调机制,做到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金融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全市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做好金融宣传工作,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力度,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增强社会公众金融意识。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及时宣传推广金融业发展典型经验,把握和统一宣传报道口径,为金融工作和金融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形成全民了解金融、运用金融、支持金融的良好氛围;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订完善奖励办法,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更好地调动金融机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机制,拓展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覆盖面,加快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防联动体。深入推进金融安全区建设和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开展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活动,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树立诚信菏泽的良好形象,为加快菏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金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拼搏,克坚攻难,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做到位,努力推动全市金融业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为打造菏泽科学发展高地,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篇3】金融风险防范讲话

  同志们: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我们都在不断推进,都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防范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工作。这次召开全市金融稳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级关于防范化解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关精神,研究分析当前我市金融不稳定因素并做好应对部署。刚才,市金融办和相关市直单位以及县市区(园区)作了情况通报,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大家要认真抓好工作的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开展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既是服务发展的经济工作,更是守底线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大力度,消化存量风险,减少增量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要肯定成绩。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维护金融稳定工作谋划早、行动快、措施实,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出现区域性金融风险,也没有发生投资户因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案件遭受损失而导致的重大、恶性群体性事件和进京、进省上访行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了“两个坚持”,即坚持宣传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构筑第一道防线;坚持责任落实,各县市区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形成了防范处置合力。在此,我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要正视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目前我市金融稳定工作还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警醒。一是整治形势仍然严峻。从前段时间的媒体报道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来看,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及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进入攻坚期。

  金融市场是否活跃、金融实力是否强大、金融运行是否安全、金融生态是否良好、金融人才是否充足、金融监管是否到位,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金融风险也日益增多。市委、市政府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从今年3月份开始,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深入开展金融风险排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排查账户**万余个,涉及贴现金额**多亿元,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亿元,汇兑划拨资金近**万笔、**亿元,排查空白重要凭证**万份、印押证**多个,排查发现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排查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金融风险排查防范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市金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还有大量的整顿工作要做。具体表现在:一是有的单位认识上有问题,认为排查风险是多余的,长期不开会、不研究,疏忽大意、放松内控,导致制度上不严格、严管上不到位、工作上不落实;二是有的单位心存侥幸,觉得一些隐患自己有别人也有,不舍得花钱、花精力去整改,对待风险防范流于形式、摆摆样子,不深入、不彻底;三是有的单位耍小聪明、搞小算计、过小日子,只看到眼前、没看到长远,只看到局部、没看到全局。防范金融风险是涉及整个金融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主动参与、积极行动。

  如果大家都不重视,风险就会越来越多,就会很容易酿成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手段,对金融风险开展“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排查,严抓、严查、严防、严控、严管、严改,真正做到顶层设计合理、工作措施严格、防范系统科学、考核问责有力、体制机制长效,实现防范工作常态化,确保不发生类似问题,维护好健康的金融环境和金融秩序。

  对下步金融风险排查及相关工作,我提四点要求:一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金融风险排查工作。这次金融风险排查工作,要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由市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各级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分别对各分管领域风险排查工作实施组织、指导和督查。市金融办负责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排查工作,市发改委负责证券期货业和境内上市公司风险排查工作,市中小企业局负责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排查工作,**银监分局负责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排查工作,**保监分局负责保险业机构风险排查工作,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负责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工作,市商务局负责典当行和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排查工作,市公安局负责非法集资活动排查工作并加强警力对县域金融机构进行跟踪排查,市工商局负责民间融资和中介组织风险排查工作,市委宣传部负责风险排查的宣传引导工作并对相关新闻报道进行把关,法院对涉及到金融的案件要加快处理,检察院要对金融犯罪、失职渎职进行严格查处,各县市区负责辖区范围内金融风险排查的组织领导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调配得力人员,靠上去、深下去、贴上前做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认认真真地抓好落实,确保不走过场,并通过这次风险排查工作,使全市金融风险明显降低、金融环境明显改善、金融秩序明显好转。二要按照“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盯住薄弱、夯实基础”的要求,集中力量开展排查整改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前段排查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一是银行机构,要重点排查法人公司治理、内控机制建设、存贷款业务、财务会计管理、票据业务等方面风险;二是证券期货机构和上市公司,要重点排查账户规范、管理制度建设、风险指标监控、开户和交易风险管理、募集资金专项存储等方面风险;三是保险机构,要重点排查公司治理结构、内控合规、财务资金管理等方面风险;是小额贷款公司,要重点排查是否存在非法吸收存款、发放高利贷、非法催债等行为;五是融资性担保机构,要重点排查资金运用、担保业务合规性、风险防范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六是典当行业,要重点排查有无虚假出资、抽逃资金、变相吸存、违规处置典当物等行为。尤其要深入排查整治内控机制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切实加强轮岗制度、制约防范制度、监察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用制度来用人、管人、控人、保护人,避免因内部管理失控导致风险事件发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边整边改,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立即进行化解和处置,并按照“三不放过”:即发生风险隐患的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相关责任人得不到应有的处理不放过的要求,严格深入排查整改,绝不能任由各类风险存在、扩散和蔓延。银行作为高收入、高风险行业,备受关注也肩负重任,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恪守职业道德,守住法律底线,不能只重效益、不讲信誉;不能只想赚钱、不负责任;不能只顾经营、不搞管理;对于管理层和一般工作人员,不能只重使用、不重教育;不能只讲业务、不讲创新;不能只看能力、不看品德。三要按照“加强领导、加强配合、加强监督、加强宣传”的要求,建立健全风险长效管控机制。

  一是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排查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定期研究,及时解决。二是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做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协调合作、监督有力,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措施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加强检查督导,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持续跟踪落实,既要树立正面典型,又要抓反面警示教育,促进排查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是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性、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风险管控的对策措施,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五是加强舆论引导,为风险排查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现在金融行业存在着乱收排查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现在金融行业存在着乱收费、霸王条款等问题,群众的意见很大,这都是行业上的不正之风,也都要很好地反思、治理。

  要按照“加大投放、优化结构、创新服务、改善环境”的要求,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务实创新”的要求,既要“求稳”,更要“求进”,在进中求创新、求突破、求发展,千方百计增加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是加大对市级重点项目、重点园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既要扶持大企业顶天立地,又要推动小企业铺天盖地,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要高度重视金融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加大金融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二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发展各类金融工具,吸引更多创投和股权投资类企业落户,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起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天使基金,以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支持各金融机构配合政府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投融资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资社会医疗事业、基础设施项目、旧城改造项目、养老服务机构等民生事业发展。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司法机构要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加快审结和执行金 融涉诉案件,用法律手段维护金融安全,增强银行放贷信心,促进金融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城市形象同步提升。

  最后再强调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各监管单位和金融机构都要形成一份有价值、有内容的自查报告,深入查摆问题,列出整改举措,并提出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6月初,市政府常务会议要听取一次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情况汇报,有关部门要做好准备。三是市金融办要尽快独立开展工作,加快研究我市服务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金融业健康发展。四是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和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进行一次视察。五是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资金检查力度,确保招商成果实事求是、不留水分。六是完善对金融机构的奖励办法,继续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为烟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篇4】金融风险防范讲话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要从政治大局出发,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建立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外溢影响。而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主要矛盾和风险不断暴露,并不断集中传导和体现于金融领域,逐渐演化为系统性与全局性风险因素。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最突出、最显著的重大风险。

  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传染性使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等多次重要会议和公开场合就金融风险和安全问题作出重要讲话。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准确判断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概括而言,主要包括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风险、违法犯罪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部分国企债务风险等。这些分类风险基本涵盖了影响我国金融体系不稳、经济运行波动的易发高发风险因素。

  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一直以来承担着资金融通、市场定价、资源配置、信息提供、结构调整等重要功能,是影响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立的关键要素,对实体经济的反哺和振兴至关重要。而当前我国金融领域风险点多面广,金融“脱实向虚”的现象对实体经济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汇聚,将会不断冲击金融服务中介体系,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之首是应有之义、应尽之言。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是推动经济去杠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础上,不可突进冒进,做到分阶段、排次序、明主体,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营造安全的金融环境和稳定的金融基础,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助力实体经济化解困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风险的源头在于高杠杆。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在实体部门表现为负债过度,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扩张过快。2016年末,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达到247%。究其原因,除了我国高储蓄率和宏观经济顺周期性等因素外,前期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也加速了广义货币M2的快速上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宏观杠杆率的加速上扬。我国杠杆率呈现“两低一高”特点,居民部门杠杆率44.8%,政府杠杆率只有36.7%,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却高达165%。高杠杆和杠杆结构不合理极易带来经济金融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助长投机行为和短视行为,扩大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干扰社会预期,加大政府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推动经济去杠杆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

  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去杠杆工作,要坚定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调控市场流动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与广义货币M2的合理增长,避免宏观经济杠杆率继续快速上涨。健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基准和金融基础设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健康发展。要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下的有效调控配合,注重逆周期调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16年以来,我国金融去杠杆进程收效明显,应继续坚持,不断深化。通过创新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方式,锁短放长,适时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和维持流动性稳中有降,打破金融加杠杆的基础。同时,将表外理财与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抑制金融体系内部杠杆过快增长,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防范金融风险。

  针对去杠杆工作中另一大重头戏——债务问题,要做到双管齐下,有效降低我国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债务水平。企业债务问题的核心是国有企业债务过高,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主要抓手,做到盘活存量和优化增量。辅之以市场化债转股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从问题核心、体制改革、善后处理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解决我国企业债务过高问题。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要警惕地方政府“名股实债”和变相融资行为,防止出现新的隐性债务,打破刚性兑付,积极试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理规范举债规模。从长远角度看,还要积极推进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财权和地方事权,建立健康可持续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发挥好地方政府作用,守住风险底线,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最需要监管的领域。要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着力解决金融乱象丛生、监管法治缺位以及监管统筹协调等问题,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决治理金融乱象,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要时刻保持高压态势,摒弃监管“父爱主义”,严肃监管氛围,清理退出非法金融机构,实行牌照经营,进一步明确设定评估、检查、督察和整改环节,依法进行处罚,提升监管威慑力,令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无所遁形。

  二是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和健全金融法治。要严格规范交叉性金融产品,继续拆解影子银行,健全对金融控股集团以及股东的监管,重点整治乱办金融、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违法违规套利等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要及时出台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监管规章,消除监管空白与监管套利,通过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实现所有金融活动监管全覆盖。强化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实践,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监管手段,弥补薄弱环节与现有短板。全面协调推进依法治国,健全金融法治,以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金融风险管控体系和金融机构合规体系为主要着力点,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职能。近年来,金融风险与金融乱象的累积与暴露,与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与监管空白等体制性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首要任务是统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调整,明确监管机构定位,落实工作重点与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做好国际国内风险应对。重点关注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发挥金稳会与“一行三会”的监管合力。同时,要健全人民银行宏观审慎与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责,与微观审慎监管共同推进,做到“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解决影响和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难题必须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创新措施。

  针对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些重点问题与重要方面,要加强系统研究,完善实施方案。具体而言:要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制定金融监管问责办法,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以金融力量支持国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金融业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设立国家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坚持住房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避免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交叉传染和相互叠加;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推动人民币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落实金融业开放举措,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引进国内外先进实践经验,积极引入有效竞争,破除旧有桎梏,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各类金融机构股权管理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风险控制,以更健全的管理机制应对更包容的开放。

  当前要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的主要目标不是规避监管,是要如何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金融需要和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和科学技术等各项创新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经济与金融血脉相依、共享发展。金融创新要扎根于为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坚决打击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乱“创新”,从源头管控新兴金融风险点,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坚持和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这是金融发展和防控风险的政治保障。要牢固树立党管金融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运筹帷幄以决胜千里之外”的气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金融系统各级领导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对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整治金融乱象为主要抓手,切实回归实体经济本源,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同时,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凝聚智慧和力量。

【篇5】金融风险防范讲话

  这次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时间短、任务重、效率高,会议开得很成功。张涛同志通报了20xx年全市金融工作和20xx年重点任务,汉滨区政府、长安银行安康分行、信合安康办事处和安康发展投资集团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和表态发言,会议还表彰了20xx年度金融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最后鲍市长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市改革发展全局高度,对“十二五”金融工作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对今年金融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进行了强调,站位高、接地气,有很强的操作性,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鲍市长讲话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清醒把握我市经济金融运行的态势、挑战和机遇做经济工作的同志,必须要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态势,充分调动经济要素的积极性。

金融业是安康目前所有生产要素中对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如果我们研究经济运行而不研究金融工作,经济决策就有可能失误,有可能无的放矢,因此大家一定要对我市经济运行的态势、挑战和机遇进行准确把握。

  安康目前经济运行的态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安康的经济运行是良性的可持续的,这与中省对安康的循环发展定位和安康的区位优势相关联,决定了安康经济未来的发展不会大起大落,这是最基本的态势。二是从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趋势看,安康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比我们预期的要好,从“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去年全市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速和非公经济占比等五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就可以得到验证。三是尽管经济能够良性可持续发展并比预期的好,但安康仍然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区,经济运行和管理比较粗放,人均GDP水平比较低,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形成,这个基本市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安康目前面临的挑战也有三个。第一个挑战,就是宏观经济下行持续时间长,什么时候见底,目前没有准确的结论。持续下行会给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社保政策的有效供给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带来影响。第二个挑战,是陕西和安康的经济运行内生动力差,并不是像GDP那样乐观,比如税收问题,去年全国税收增速6.6%,省上增速-3.4%,市上增速2.2%,其中市本级增速12%,县区增速-1%。市本级保持较快增长一是靠安康发展投资集团,组建时间虽然不长,但去年纳税达7000多万元,下属的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全市纳税前10名;二是上年滞压的7000万元契税一次性缴纳了。对此,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第三个挑战,就是目前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仍然很乏力,起不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以前的增长,靠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现在是外资不入、内资外出,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我市自身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家心里要有底。

  与全国全省比,安康目前面临的机遇较多。第一个机遇,就是安康的区位优势、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如南水北调、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循环经济发展等机遇。目前,国家宏观经济最严峻的问题是经济下行的同时还要去库存,而我们的压力比中省要小的多,一些矿产、高耗能行业已经超前做了关停,而房地产行业就安康而言,由于面临棚户区改造、陕南移民搬迁和脱贫攻坚等政策实施,预计最近两三年还会加大投资。第二个机遇,就是安康的脱贫攻坚机遇比其他地方多,过去是用扶贫总览农村工作全局,现在中央提出是用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以现在脱贫攻坚不是单一的,而是全局的,会对全局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我市10个县区全部在秦巴特困连片区范围内,中省的扶贫政策都能覆盖到,加之安康不仅是中央办公厅的脱贫攻坚联系点,还是中央财办经济运行联系点,无疑还会得到各方面的倾斜支持。第三个机遇,就是一些重大的试验示范项目落户安康,尤其是金融工作结合脱贫攻坚比较多,如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实施的平利“两权”担保抵押贷款工作,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和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工作,这些工作含金量都很高,做好了都能有力的推动安康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比其它地方更多的机遇,一定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二、充分运用金融杠杆,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我市“十二五”的持续发展和20xx年五项指标全省第一,除了我们没有陕北煤、油、气等断崖式下跌,没有其他地方去库存的巨大压力之外,我市的金融业发挥了根本性的助推作用。2011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是567亿元和259亿元,20xx年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33亿元和547亿元,存贷比从45%增长到53%,增长了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259亿元增长到547亿元,净增加近300亿元,按照常规1:5的金融杠杆,就可以撬动社会资本1500亿元。所以说,真正支撑安康经济“十二五”发展的根本因素是金融。“十二五”期间,我市存款余额增速一直在15%以上,贷款余额增速一直在18%以上,贷款增速始终处在全省第一、第二方阵,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安康发展投资集团,设立了注册资本10亿元的全省最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能力达到100亿元,同时设立了注册资本金10亿元的全省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用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来助推信贷投放。另一方面靠全市金融行业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市级银行从6家发展到8家,县级银行从38家发展到47家,保险公司从14家发展到26家,证券营业部从1家发展到4家,多项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去年全省信合联社表彰的10个标兵单位9个在安康。我市地方性融资机构这几年也茁壮快速成长,如小额贷款公司从2011年7家发展到20xx年22家,注册资本从2011年4.4亿元发展到20xx年25亿元,发放贷款从2011年6.8亿元增加到20xx年50.68亿元,分别增长了3倍、5.68倍和7.45倍。

  “十二五”的金融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要取得好的发展业绩,金融仍然是最有力的手段。我们必须要靠金融手段进一步助推我市经济发展。刚才,鲍市长已经对全市20xx年的金融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落实好鲍市长讲话精神,核心是做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努力完成今年存贷款目标任务。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负责,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16%、新增170亿元、余额达到1200亿元,各项贷款增长18%、新增100亿元、余额达到660亿元,存贷比达到55%的目标任务。市发展投资集团负责,撬动社会资本达到100亿元,其中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额达到40亿元、财信小贷公司发放贷款达到40亿元,典当公司典当额达到10亿元,市发展投资集团直接融资达到10亿元,税收、利润分别达到6000万元。

  二是全面启动高新金融聚集区建设。建设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是大力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金融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实现“追赶超越、富民兴安和发展升级、绿色崛起”战略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我市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业态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中心城市重心北移、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推进金融产业提档升级和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所以说,建设金融聚集区,不是简单地盖几座房子、设几个营业网点的问题,而是要形成规模、聚集发展、辐射带动,因此,今年务必要全面启动建设。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负责,4月底以前制定完善《安康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五年建设方案》。发展投资集团负责、高新区配合,6月底以前启动建设安康发投大厦。信合安康办事处负责、高新区配合,6月底以前完成安康金融大厦规划工作,12月底以前开工建设。建设银行安康分行今年完成北迁规划工作,2017年上半年启动建设。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和西安银行安康分行,现在开始做好北迁规划,2017年下半年或2018年上半年带头启动北迁。其它金融机构,不能整体北迁或者机构小一点的,以及小贷、融资担保、典当公司和保险公司,要逐步聚集到发投大厦和金融大厦。

  三是不断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是党中央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开展脱贫攻坚,金融要一马当先,因此,各金融机构要精心谋划、提前介入,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市扶贫局、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负责,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中省市金融扶贫相关政策,核心是把金融扶贫“5321”小额贷款政策落到实处(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扶贫贴息)。市扶贫局、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农发行安康分行负责,加快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和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创建,同时还要加大力度,使2个示范区有实实在在的扶贫举措与行动。市扶贫局、市发展投资集团和建行安康分行负责,6月底以前落实好10亿元的扶贫专项基金设立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人行安康中心支行、信合安康办、市金融办负责,在认真总结完善平利扩大有效担保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经验向全市推广。安康银监分局、信合安康办负责,完成宁陕、镇坪两县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工作,以汉滨区信用联社为依托,组建安康市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我市农信社改革全覆盖。

  五是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要始终将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安康银监分局、市金融办负责,4月底以前完成西安银行安康分行挂牌营业工作。安康银监分局、市金融办和发展投资集团负责,以市财信小额贷款公司为依托,启动申报安康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市金融办和市发展投资集团负责,完成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西安分公司和安康高新分公司设立工作,推进我市地方性融资机构做大做强。市金融办、安康银监分局负责,督促协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安康分行推进机构下沉工作,在县域扩充网点并拿出计划。

  六是创新发展保险工作。市金融办和有关保险公司负责,加强对我市魔芋、茶叶、水资源、旅游等核心主导产业的保险工作,探索研究小额贷款、担保贷款保险等金融业保险工作。市财政局负责,与相关保险业务挂钩(比如车辆交强险等),引导保险公司开展融资担保行业的保险工作。市金融办、相关部门和保险公司负责,积极开展综合责任保险、巨灾保险、文化产业保险、物流保险、脱贫攻坚保险等新兴保险业务。

  七是强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市金融办、安康银监分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部门负责,深入开展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立足于抓早抓小、打早打小,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地下”金融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发展小贷、融资担保、典当等“地上”金融机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这个底线,切实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进一步健全完善在全市法院系统曝光“老赖”制度,坚持常态化开展工作,发改、人社、扶贫、民政、规划、住建、工信等部门要在相关扶持优惠政策方面对“老赖”予以限制,比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行、限制买豪车、杜绝参与政府项目招投标等等。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发展研究中心、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市发展投资集团负责,把建设“信用安康”作为实现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整合金融信用数据,建立地方性融资机构信息平台和征信平台,健全完善金融征信体系,强力防范金融风险。市金融办牵头,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配合,在全市金融机构和地方性融资机构中开展“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

  八是加快推进社会融资工作。市发改、财政、工信、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等部门负责,发挥好市场主体在社会融资中的作用,不断拓展社会融资工作。年内完成100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调研、征集、筛选和培育工作,指导2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5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三、强化工作保障,确保金融业在助推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

  一要高度重视。各县区党委、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要深度研究金融工作,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支持金融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能,支持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积极为金融机构解决疑难问题。市金融办、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局、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等部门要发挥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工作,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搭建零距离沟通、高效率洽谈、低成本融资合作平台。特别要制定一批灵活管用的政策措施,不断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要提升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力度,对涉及金融机构项目用地、规划审批、房产权证办理等事项,要积极配合、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对涉及金融机构的信访案件要积极协调、及时化解、消除隐患;对来我市安家入户的金融人才,要在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关心和落实。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有关金融政策,简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加快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要加大考核。市考核办、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要依据《安康市金融机构及地方性融资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安政办发〔2015〕85号)要求,把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作为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确保金融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金融风险防范讲话汇编5篇】相关文章:

乡镇金融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02-11

2024年金融系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01-10

白山松水清风金融主题征文范文(精选5篇) 12-12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总结报告(通用5篇) 12-11

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活动报告精选5篇 12-07

金融风险防范讲话汇编5篇 12-05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心得体会集合4篇 12-02

关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施方案【五篇】 12-01

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该同志的综合鉴定材... 11-30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心得体会(通用3篇) 11-30